央视大连新闻网11月14日讯(记者刘培军、见习记者易博文丁一)晨光下的渤海湾,一艘巨型渡轮静静停靠在旅顺西站港口。这不是一艘普通的客船。在机腹内,火车负载被拆卸并慢慢推入机车牵引车特制的驾驶室中。这种“登车”的景象每天都在这里进行,成为东北至华东陆路铁路通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。 “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十多年,每次看到火车不断驶入车厢时,我仍然感到惊讶。”中铁渤海铁路轮渡公司调车总监刘国臣看着车厢说道。 烟大铁路轮渡是亚洲最长的铁路线,北起大连市长岭子站,南至烟台诸暨站,穿越渤海海峡。它的出现缩短了辽东至山东半岛铁路运输距离超过1600公里,运输时间由过去绕过山海关的30多个小时压缩为海运6.5小时。 “这相当于节省了 1,000 多公里的汽油费和过路费!”常年往返于辽宁和山东之间的卡车司机郭俊奇算着一笔经济账。 “现在直接把卡车和货物开到船上,睡一觉再到达另一条线路更方便。” 这艘可同时搭载火车、汽车和乘客的“巨海”,是日本第一艘采用全面全电力推进系统的滚装客船,也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第三代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的滚装火车渡轮。自2006年11月投入使用以来,连接了东北、环渤海、长江三大经济圈埃尔塔地区,彻底改变了渤海湾的交通系统。 “这艘船设计得非常巧妙,分三层装载,最底层是火车运行,中层是汽车运行,最上层是乘客运行。”刘国臣清晰地讲解了渡轮的独特设计。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节省了空间,还实现了高效的多式联运。 港口栈桥上,铁路民警仔细检查点火设施。 “建立‘人防、物防、技防’三合一安全体系,从防火、防爆到检查,每个环节都要确保无懈可击。”大连铁路公安分局周水子站派出所所长谢宗正说。 这种严格的安全措施在夏季旅行等客流高峰期尤为重要。 2025年7月1日至8月31日夏季期间,中国铁路渤海轮渡共运营航班432个,运送旅客13.27万人次。运行高效平稳,安全保障一切,圆满完成夏季运输任务。 渤海湾风浪难测,承载火车的巨轮却能一帆风顺。 “我们采用全电力推进系统,即使遇到大风大浪,也能保持航行平稳,车厢不会受到任何损坏。”中铁渤海轮渡船长贾传旭轻轻敲击操纵杆,自豪地介绍道。 夜幕降临,最后一班渡轮缓缓驶离旅顺西站港口。甲板上,乘客们静静地欣赏着渤海的夕阳;中层甲板上,卡车司机在渡轮舱内休息;车厢下,50节车厢静静地躺着,等待到达彼岸。 这艘承载着中国铁路智慧的巨轮,正书写着“天然洼地”的传奇。渤海湾的一条路,以独特的方式。
